作業一 傳統設計美學的分析與練習

傳統建築 -  斗六市新興宮

    斗六市新興宮,創建年代可追溯至清乾隆五十年(西元1785年),為斗六地區的媽祖信仰中心,民國六十六年鑑于信徒日增,且原廟土磚建築廟宇狹窄,重建為鋼筋混凝土廟宇;於民國100年完成屋頂北式建築,於民國101年並陸續完成三樓凌霄寶殿神龕,重新彩繪。





 1.位序主從

    主體建築共有兩層樓,皆是挑高設計,兩側設置鐘鼓樓以及側室、迴廊連接正前方的戲台。較具規模之廟宇,其兩側多建有鐘鼓樓,為祭祀之用。由外到內為戲台、三川殿、前拜殿、天井、正殿。

2.陰陽調和

    主體建築與造景、環境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性,有陰陽調和的概念。

 
3.氣韻生動

    歇山頂共有九條屋脊,即一條正脊、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,因此又稱九脊頂。由於其正脊兩端到屋檐處中間折斷了一次,分為垂脊和戧脊,好像「歇」了一歇,故名歇山頂。歇山頂結合了直線和斜線,在視覺效果上給人以稜角分明、結構清晰的感覺。上方屋簷採北方風格為歇山式, 屋脊沒有過於繁雜的裝飾與雕刻,形成自然莊嚴的天際線。

4.佈局成勢

     通常廟宇的前殿會稱為三川殿,而「三川」意指前殿有三個門的意思。 此外,三川殿的屋頂亦稱三川脊,會隨著平面開間的格局而略有高低起伏,中央明間位置最高,左右次間則較低,但重建後的新興宮的三川殿、正殿為同一個建築體。


5.文化符碼

    廟裡有很多不同象徵性的雕飾與壁上彩繪。它利用了如:龍、石獅等的象徵符碼。


傳統繪畫 - 彩繪 (斗六市新興宮)




 1.位序主從

    畫面中的人物不論是服飾還是物件,都為主,人物佔滿了版面。
 

2.陰陽調和

   畫面中的人物配色,臉色一黑一白,服飾也搭配一淺一深,有陰陽調和的概念。

 
3.氣韻生動

   畫面中的人物動作一致,莊重威嚴不語而生。

4.佈局成勢

   以對稱,兩人側對的方式,在服飾造型上兩人較為一致,只在配飾壺配色上約略不同。

5.文化符碼

   門牌上彩繪著仕官與宮娥,他們手捧冠、鹿、壺、爵,取其加冠晉祿、迎福納爵之寓意。

傳統工藝作品  - 浮雕 (斗六市新興宮)


 1.位序主從

    以人物、近物為主,擺件、遠景為從,表現出位序主從的概念。

2.陰陽調和

    浮雕的主體人物與遠景、擺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性,有陰陽調和的概念。

3.氣韻生動

    畫面中的人物動作自然,彷彿將典故在一秒就要繼續上演,顯現氣韻,雕琢細膩,濃淡深淺有緻,深堪玩味,完美呈現氣韻生動的自然、神似的手法。

4.佈局成勢

    作者利用薰香的煙霧,將主題凸顯出來,人物的立體,搭配較淺的背景,將主角安排在中央的位子,有疏密的考量,整體作品細膩,有深淺的變化。

5.文化符碼

    將歷史典故用具體人物呈現,以經典的一幕加上簡單且短的題字,勾起回憶,將語文轉化之造型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作業三 當代設計美學的分析與練習

作業二 西洋傳統設計美學分析與練習